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林木病害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bìnghài

林木病害

拼音lín mù bìng hài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由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引起林木生理机能、解剖结构和外部形态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改变,使它的生长、发育或生存受到影响,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过程。它同风折、雪压或昆虫咬食等损伤有区别。引起林木病害的原因有生物的(侵染性的)和非生物的(非侵染性的)因素,总称为病原。非侵染性病原包括不适宜的土壤或气象条件和环境污染,它们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常称为病原物,它们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受病原物侵害的植物称寄主。病原物在寄主体表或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不但自寄主体中吸取营养,且其代谢产物常对寄主产生刺激或毒害。寄主受病原物侵染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抗病或感病反应,并在生理上、解剖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然后表现出具特征性的症状。

详细解释



  •  □林木病害常见的症状类型□

    斑点 多发生于叶片和果实上,病斑多为褐色,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具有轮纹。叶上斑点扩大,会引起叶枯。如油桐黑斑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由真菌中的炭疽菌引起的斑点类病害称为炭疽病,病斑多为黑色或黑褐色,潮湿时病部会涌出粉红色胶状物。

    腐烂 发生于树木的各个部分。主要是由真菌或细菌分泌的酶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细胞分离,组织腐烂,并常带有酸臭味。如杨树腐烂病、油茶软腐病等。

    腐朽 专指树木根、干的木质部霉烂而言。腐朽的木质部松软易碎。由真菌引起。腐朽后期,病部往往长出蕈来。如松根朽病、木材腐朽等。

    溃疡 树木枝干的局部皮层坏死,形成凹陷病斑,周围稍隆起。如槐树和檫树溃疡病。

    粉霉 病部表面生有由某些病原真菌的表生菌丝体和孢子堆形成的白毛、黑色或锈黄色粉状物或霉层。如树木的白粉病、锈病、煤污病以及种实发霉。

    丛枝 树木的部分枝条上枝叶变小密集丛生。多由真菌或类菌质(原)体侵染所致。病原物的侵染活动,抑制了枝条顶芽的生长发育,腋芽或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小枝的腋芽又发育成小枝,重复数次,导致枝叶密集成丛。病枝一般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节间变短,叶形变小。病枝陆续枯死。

    肿瘤 树木的根、干、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肿瘤。多由真菌或细菌引起。如松瘤锈病、柳杉瘿瘤病等。

    枯萎 一般专指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而言。病菌侵入树木根部或干部维管束组织,沿维管束扩展,使维管束堵塞或产生毒素破坏维管束组织,使维管束失去输导功能,造成成树木整株或局部枝叶枯萎。如油桐枯萎病、木麻黄枯萎病。

    黄化、花叶 叶片大部或全部褪绿变成黄色或黄白色,称为黄化;叶片色泽深浅不匀,浓绿和浅绿相间称为花叶。这类症状大多由营养失调或类菌质(原)体和病毒所引起。如多种树木的黄化病和花叶病。

    流脂或流胶 树木的芽、枝、干流出树脂或树胶,致使树木生长衰弱或芽梢枯死,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如国外松芽流脂病、桃树流胶病。国外松芽流脂病是由于土壤中缺硼,桃树流胶病的病原则很复杂。

    □预防林木病害□

    不良环境条件是引发林木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重要原因,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等创造适合林木生长、不利于病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是预防林木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施肥 适当施肥可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栽前清除建筑垃圾等杂物,挖穴,底层铺施基肥,土壤贫瘠的向穴内添加沃土。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及时施追肥,春季施肥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盛夏少施或不施肥;秋季施肥以磷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和花蕾膨大。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为4∶3∶2。及时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以免各元素比例失调,导致病害发生。

    浇水 浇水能调节温度,在高温时吸热降温,低温时减缓降温速度。水分过多,树体生长衰弱,抵抗力下降,抗逆性减弱。缺水会导致叶片萎蔫、烂根、落叶,甚至死亡。应根据树体缺水情况适度浇水,掌握土不干旱不浇水,要浇则浇透的原则。春季浇返青水,入冬浇冻水,夏季干旱多浇水,秋天林木生长缓慢少浇水;林木生长旺盛期多浇水,花芽分化期少浇水;喜湿植物多浇水,耐旱植物少浇水。注意不能对有病害的植株喷水,以免病害扩展。

    修剪 修剪可以控制树势,促进树体强壮;去除杂乱枝,增强通风透光;剪除病虫枝,防止病害大面积传播。修剪后伤口涂杀菌剂,防止病菌从剪口侵入。

    □相关网站□

    中国林业微生物资源网:http://www.cfcc-caf.org.cn/

基本含义

  • 形容组织或机构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或矛盾。

详细解释

  • 林木病害是由“林木”和“病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林木指的是树木,病害指的是树木的疾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或矛盾,导致其运行不顺利或发展受阻。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或矛盾。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利益冲突严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低下、师生关系紧张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农民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病害,比如树木感染病毒、虫害等。如果树木长期受到病害的侵扰,就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枯萎甚至死亡。由此,人们将树木的病害比喻为组织或机构内部存在的问题或矛盾,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这个公司内部存在许多林木病害,导致经营不善,员工流失严重。2. 这所学校的林木病害很严重,师生之间关系紧张,教学质量下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林木病害”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树木受到病害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棵树木被病毒感染,导致树木枯萎、生长不良,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比如“病入膏肓”、“病从口入”,进一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花园里有一棵树,叶子都发黄了,可能是林木病害。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学风很差,师生之间存在很多林木病害。3. 高中生:这个社团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是林木病害严重。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管理混乱,内部存在很多林木病害,导致业绩下滑。5. 成年人:政府部门内部存在很多腐败问题,可以说是林木病害严重。

拆字解意

林木病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