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足
拼音yè zú
注音ㄧㄜˋ ㄗ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曳足 yèzú
[scuff] 坐或站时用脚在地上拖来拖去
详细解释
拖着足。《后汉书·马援传》:“会暑甚,士卒多疫死, 援 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譟, 援 輒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后常用为英勇将领的典实。 金 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摺子》:“曳足土室,坐望鼓譟。”
基本含义
- 指行走时脚步沉重、行动迟缓。
详细解释
- 曳足是由“曳”和“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曳”指拖曳,行走时脚步沉重,动作迟缓;“足”指脚。曳足形容人行动迟缓,不敏捷,步履沉重。
使用场景
- 曳足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迟缓、反应慢、思维迟钝等情况。可以用于批评、调侃或讽刺某人的行为不够敏捷或迟疑不决。
故事起源
- 曳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位名叫曳足李的官员,他在行走时脚步沉重、动作迟缓。因此,人们就用“曳足”来形容行动迟缓的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平时做事曳足,总是拖拖拉拉的。2. 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曳足不前,我们需要加快进度。3. 他在比赛中曳足走向终点,最终输掉了比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曳足”这个词语的发音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行走时脚步沉重、拖拖拉拉的样子,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曳足”相关的成语,如“曳光而行”、“曳泥涂水”等。这些成语都与行动迟缓、动作迟钝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课总是曳足走进教室,老师常常会等他很久。2. 初中生:他在运动会跑步比赛中曳足走到终点,最后一名。3. 高中生:考试前他总是曳足复习,所以成绩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