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慵
拼音shū yōng
注音ㄕㄨ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基本含义
- 指心情懒散,行动慢吞吞的状态。
详细解释
- 疏慵是由疏和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疏指心情懒散,不积极;慵指行动迟缓,懒散。疏慵形容一个人心情懒散,行动迟缓,缺乏积极性和活力。
使用场景
- 疏慵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懒散不活跃的状态。可以用来批评或警示某人不要懒散,要积极主动。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环境或组织的懒散状态。
故事起源
- 疏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五十四·刘植传》中。刘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他在任职期间以懒散、不作为而闻名。有一次,刘植的朋友王朗去拜访他,发现他整日懒散无所事事,就用“疏慵”来形容他的状态。
成语结构
- 疏慵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最近心情疏慵,工作效率大大降低。2. 这个组织的运作一直处于疏慵状态,需要改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疏慵理解为“心情、行动都懒散”,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懒散”相关的成语,如“懒散”、“懒洋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天到晚都疏慵慵的,不想上学。2. 初中生:他的学习态度疏慵,成绩越来越差了。3. 高中生:考试前他总是疏慵状态,没有复习的动力。4. 大学生:大学生活让他变得疏慵,缺乏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