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浮花浪蘂在词典中的解释
huālàngruǐ

浮花浪蘂

拼音fú huā làng ruǐ

注音ㄈㄨˊ ㄏㄨㄚ ㄌㄤˋ ㄖㄨ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浮花浪蕊 ”。1.寻常花草。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苏轼 《贺新郎·夏景》词:“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蘂都尽,伴君幽独。”
    (2).比喻轻浮的人。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浮花浪蘂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不似这风流的业寃。”
    (3).比喻漂泊的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谁道做浮花浪蕊?何日报双亲恩义。”

基本含义

  • 形容虚浮、浮华、没有真实内涵的东西。

详细解释

  • 浮花浪蘂是由“浮花”和“浪蘂”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浮花指的是花朵浮在水面上的景象,形容虚浮、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浪蘂是指荷花的花蕾,形状像浪花,也是形容虚浮、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外表华丽但实际上没有内涵的事物,例如说一个人的言行虚伪、没有真诚的表达,或者一些艺术作品只注重外表效果而缺乏内在的思想。

故事起源

  • 浮花浪蘂最早出自文学家李商隐的《无题·昨夜风开露井桃》一诗:“浮花浪蘂俱应怜,东风不与周郎便。”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但作者通过浮花浪蘂的形象来表达人们对于虚假事物的反感。

成语结构

  • 浮花浪蘂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可以用来修饰人、事物或者言行。

例句

  • 1. 他的演讲只是空洞的浮花浪蘂,没有实质内容。2. 这个产品的包装很华丽,但实际上只是浮花浪蘂,没有真正的优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朵浮在水面上的花朵和一个形状像浪花的荷花蕾,它们都是虚浮、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虚浮、没有实质内容相关的成语,例如“浮光掠影”、“浮云蔽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只是一堆浮花浪蘂,没有真实的感受。2. 初中生:这个游戏看起来很好玩,但实际上只是浮花浪蘂,没有深度。3. 高中生:这个电影的特效很炫酷,但剧情却是浮花浪蘂,没有逻辑性。4. 大学生:这个社交平台上的一些人只是在炫耀自己的生活,其实都是浮花浪蘂,没有真实性。

拆字解意

浮花浪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