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俗
拼音dǔ sú
注音ㄉㄨˇ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使风俗朴实。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篤俗训民,静一流竞。”
基本含义
- 笃实而俗气,形容人行为拘谨、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详细解释
- 笃俗是由“笃”和“俗”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笃”意为真诚、恳切;“俗”意为平凡、普通。笃俗形容人行为拘谨、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过分追求传统习俗而忽视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使用场景
- 笃俗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过分拘泥于传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人群。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些地方的风俗习惯陈旧、守旧。
故事起源
- 关于笃俗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来源,但它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社会重视传统和礼仪,人们普遍认为遵循传统习俗是一种美德,因此对于过分追求传统习俗而忽视个人创造力的行为,人们就用“笃俗”来批评。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思维方式太过笃俗,缺乏创新的思考。2. 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陈旧笃俗,缺乏活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笃俗”这个词语与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了解其中的价值观和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一些同学过于笃俗,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2. 初中生:有些人对时尚和潮流完全不感兴趣,总是穿着笃俗的衣服。3. 高中生:他的创作作品总是墨守成规,缺乏独特性,有点笃俗。4. 大学生:大家应该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陷入笃俗的生活方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