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南音在词典中的解释
nányīn

南音

拼音nán yīn

注音ㄣㄢˊ 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1).南方的音乐。《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 杜预 注:“南音, 楚 声。”《吕氏春秋·音律》:“ 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涂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于 涂山 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高诱 注:“南方国风之音。” 唐 刘禹锡 《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闻, 长安 北望三千里。” 明 胡侍 《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则《孺子》、《接舆》、《越人》、《紫玉》、 吴 歈 楚 艷,以及今之戏文皆是。然《三百篇》无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惧兹南音寂,时作天籟鸣。”
    (2).指 虞舜 的《南风》歌。 晋 夏侯湛 《虞舜赞》:“垂拱临民,咏彼南音。”
    (3).南方口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老儒 周懋官 ,口操南音,不记为何许人。”

基本含义

  • 指南方地区的方言音调,也泛指南方的音乐艺术。

详细解释

  • 南音是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方言音调,包括广东话、客家话、福建话等。南音的特点是音调柔和、抑扬顿挫明显,富有情感表达力,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场景

  • 南音常用于表达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情感,尤其在音乐、戏曲和电影中广泛应用。南音也常被用于描绘乡愁、家乡情怀和爱情故事等情感主题。

故事起源

  • 南音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调和风格。南音在古代戏曲中得到广泛运用,成为南方地区的音乐文化代表之一。

成语结构

  • 南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南”和“音”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她的歌声如同南音般柔美动人。2. 这部电影中运用了南音的音乐元素,让人沉浸其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南方地区的热情和音乐艺术来记忆南音的含义和特点。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南音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方地区的方言和音乐文化,学习相关的歌曲和戏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南音歌曲,觉得很温暖。2. 初中生:南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3. 高中生:这部电影运用了南音的音乐元素,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拆字解意

南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