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索
拼音dǒu suǒ
注音ㄉㄡˇ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抖索 dǒusuo
(1) [tremble] 颤抖;哆嗦
她冻得浑身直抖索
(2) 也作“抖嗦”、“抖缩”
详细解释
颤抖。 峻青 《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想着想着,我的手瑟瑟地抖索起来了。”
基本含义
- 形容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详细解释
- 抖索形容一个人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状态。这个成语由“抖”和“索”两个字组成。“抖”表示颤动、发抖,暗示行动不爽利。“索”表示索然无味、无精打采,暗示心情不积极、犹豫不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犹豫不决、拖延时间,缺乏决断力和果断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迟缓、不灵活。
故事起源
- 关于“抖索”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未有确切的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源自于古代对人的行动态度的观察和总结,反映了人们对迟缓、犹豫不决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成语结构
- 动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总是抖索不前,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2. 她抖索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显得非常不自信。3. 这个项目已经拖了很久了,别再抖索了,赶紧行动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抖索”联想为一个人在行动时颤动不定、犹豫不决的样子。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抖动的身体,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犹豫不决、行动迟缓相关的成语,如“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选队长时总是抖索不前,不敢主动报名。2. 初中生:我朋友每次出门都抖索个半天,经常让我等他很久。3. 高中生:考试前他总是抖索不前,不敢开始复习,结果成绩很差。4. 大学生:面对未来的选择,他一直抖索不定,不知道要选择什么专业。5. 成年人:在工作中,抖索的人往往错失了很多机会,不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