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梅花大鼓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ihuā

梅花大鼓

拼音méi huā dà gǔ

注音ㄇㄟˊ ㄏㄨㄚ ㄉㄚˋ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称“ 梅花调 ”。曲艺的一种。 清 末起源于 北京 ,流行于 华北 一带。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四胡等。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玉蜀黍很高,扁豆角又厚又大,绿的发黑,像说梅花调用的铁响板。”

基本含义

  • 形容文艺表演中的一种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的鼓乐。

详细解释

  • 梅花大鼓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鼓乐,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它是由一对鼓和一对锣组成,鼓声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常用于伴奏戏曲表演,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

使用场景

  • 梅花大鼓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文艺表演中的鼓乐,比如舞蹈、戏曲、音乐会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表演或技艺非常出色、引人入胜。

故事起源

  • 梅花大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戏曲表演。梅花大鼓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鼓乐,因其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而广受欢迎。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形容其他艺术表演中的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的表现形式。

成语结构

  • 梅花大鼓这个成语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梅花”、“大”和“鼓”。其中,“梅花”代表优美的花朵,“大”表示程度,而“鼓”则代表鼓乐。

例句

  • 1. 这场音乐会的演奏水平真是梅花大鼓,让人陶醉其中。2. 舞蹈演员的表演技艺真是梅花大鼓,观众们都被他们的优美动作所吸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下梅花盛开的场景,伴随着梅花的美丽,传来了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的鼓声,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梅花大鼓的起源、演奏技巧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表演了一段梅花大鼓,非常好听!2. 小学生:我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演奏了梅花大鼓,大家都夸我演奏得很好!3. 中学生:我喜欢看京剧,特别是那些用梅花大鼓伴奏的戏曲,非常有韵味!4. 大学生:学校举办了一场音乐会,有一段梅花大鼓演奏,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拆字解意

梅花大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