谮愬
拼音zèn shuò
注音ㄗㄣˋ ㄕ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譖诉 ”。谗毁攻讦。《逸周书·谥法》:“譖诉不行曰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譖愬其羣臣,刼惑其君。” 宋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原治》:“ 汉武 初年,独任宰相,致 田蚡 之专恣擅权;厥后偏信諍臣,致 严 、 朱 、 吾丘 、 主父 诸人交私诸侯,潜藴譖诉,故曰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臣哭夏》:“ 严介溪 交通内臣,譖愬已入圣心久矣。”
基本含义
- 指人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诋毁、诽谤。
详细解释
- 谮愬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谮指诽谤、中伤,愬指诋毁、诽谤。谮愬的含义是指人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诋毁、诽谤,以达到诋毁对方形象、抹黑对方名誉的目的。
使用场景
- 谮愬常用于形容人陷害他人、中伤他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秉持诚信、公正的原则,避免谮愬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有个人在河边捕鱼,他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鱼钩,只要鱼儿一咬钩,就会被钩住。有人看到了这个人的技巧,非常羡慕,于是他决定用同样的方法捕鱼。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个人在钩上涂了一层腥味的鱼鳞。结果,他钓了一天也没有钓到一条鱼。他非常生气,回来后对别人说:“他是个骗子,他的鱼钩是假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取得的成就,却不知道背后的辛苦和付出,我们不应该轻易地谮愬他人。
成语结构
- 谮愬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别人的成功是靠努力和才华,而不是谮愬和中伤。2. 我们应该以诚信为本,避免谮愬他人的名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谮愬这个成语:1. 谮愬的发音与“赞遂”相似,可以通过类似的发音来记忆。2. 可以将谮愬的形象与恶意中伤、诋毁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谮愬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诬蔑”、“中伤”、“诽谤”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谮愬别人,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2. 初中生:我不喜欢谮愬他人,我觉得这是不道德的行为。3. 高中生:他的成功是通过努力和才华取得的,而不是谮愬他人的结果。4. 大学生:在职场中,我们应该避免谮愬他人,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