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蠓
拼音miè měng
注音ㄇㄧㄝ ˋ ㄇ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蔑蒙 ”。
基本含义
- 指轻视、藐视他人或事物,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详细解释
- 蔑蠓一词的“蔑”意为轻视、藐视,“蠓”意为蚂蚁。蚂蚁是小而弱小的昆虫,常常被人们忽视。蔑蠓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对他人或事物不屑一顾,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使用场景
- 蔑蠓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傲慢,对他人不屑一顾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待他人的轻视、藐视之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待某些事物的不在乎。
故事起源
- 蔑蠓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据说,楚国有一位名叫蔑侯的大夫,他非常傲慢自大,对待他人总是轻视藐视。有一次,蔑侯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蔑侯却不耐烦地对老人说:“你这种小人物,我根本不屑理会。”老人听后大怒,对蔑侯说:“你看不起我,就像蚂蚁看不起你一样。”从此,人们用“蔑蠓”来形容傲慢自大,轻视他人的态度。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对别人总是蔑蠓一笑,看不起任何人。2. 这些富人对穷人总是蔑蠓不屑,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蔑蠓。可以想象一个傲慢的人站在高处,俯视着地上的蚂蚁,表示他对蚂蚁的轻视。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蔑蠓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轻视、藐视相关的成语,如“目空一切”、“视若无睹”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蔑蠓地对待我,从来不理我。2. 初中生:她蔑蠓地笑了笑,好像觉得我们很幼稚。3. 高中生:他对我们的意见总是蔑蠓不屑,从不听取我们的建议。4. 大学生:那些有钱人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总是蔑蠓一笑,好像我们什么都不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