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崖
拼音gōu yá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gōu yá
简介
原名沟沟崖,因沟谷内多悬崖而得名。位于昌平区北部十三陵镇域内,为德胜口沟西侧的支沟。沟口南侧为德胜口村,北侧为德胜口水库,是军都山南麓狭窄谷地之一。
沟谷由流水切割而成。入口处两山对峙,其间距仅十余米。沟口海拔约140米,建塘坝截流1座。沟谷呈东南—西北走向,谷内山势由外及里逐渐高峻,沟内植被繁茂,周围有仙人、玉女、中峰、东峰、西峰、瑞峰、岫峰、将军、步虚、五云、金华和紫极等22峰环拱,其中中峰、东峰、西峰、瑞峰和岫峰5座山峰最负盛名。中峰为五峰之首,海拔963米。清康熙十二年(1673)编撰的《昌平州志》曾载有沟崖八景,即“飞瀑垂帘”、“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风”、“磴道穿云”、“松桥隐雾”、“南川午月”和“西寺子钟”。沟崖曾是佛、道两教胜地,有“北武当山”之称。自元、明以后,相继建造有玉虚观、碧霞宫、斗姥宫、西峰庵、东峰庵、瑞峰庵、盘道庵和西王母祠等72座佛、道宫观庙宇,现玉虚观、碧霞宫、斗姥宫和瑞峰庵等遗址仍存。
基本含义
- 形容困境悬殊,处境危险。
详细解释
- 沟崖是指沟壑和崖壁,两者高低悬殊,相隔甚远。这个成语比喻处境危险,困难险恶,无法逾越。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困境悬殊,处境危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问题或困境下,没有办法找到解决办法或逃离困境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魏国有个公子,他的敌人用木板搭起一座桥,公子却连续跳了三次,成功地跳过了桥。他的敌人惊讶地问他怎么做到的,公子回答说:“我在桥下挖了一个坑,然后踏在坑里跳过去。”这个故事中的“坑”就是沟,而“桥”就是崖,所以后来人们用“沟崖”来形容处境危险,困难险恶,无法逾越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语 + 沟崖
例句
- 1.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的对手实力强大,我们正面对着沟崖。2.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许多公司都面临着沟崖,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发展道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沟崖”形象地想象成一个深深的沟壑和陡峭的崖壁,两者高低悬殊,相隔甚远。可以通过画图或者想象自己站在沟崖边的情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境、危险相关的成语,如“岌岌可危”、“步步为营”等,以扩展词汇量和语境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了沟崖边。2. 初中生:面对高中升学的竞争,我感到自己正面临着沟崖,需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考研的道路并不容易,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勇敢地面对沟崖。4.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要有足够的准备,不怕面对沟崖。5. 成年人:创业就像是跳进了一个沟崖,我们需要勇气和智慧去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