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板楯蛮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ndùnmán

板楯蛮

拼音bǎn dùn mán

注音ㄅㄢˇ ㄉㄨㄣˋ ㄇ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秦 汉 时分布在当时的 巴郡 一带。《后汉书·桓帝纪》:“ 白马羌 寇 广汉属国 ,杀长吏, 益州 刺史率 板楯蛮 讨破之。” 李贤 注:“ 板楯 , 西南蛮 之号。”参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粗鲁、野蛮。

详细解释

  • 板楯蛮是一个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板”指的是木板,“楯”指的是用来支撑木板的柱子,“蛮”指的是野蛮、粗鲁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粗鲁、野蛮,缺乏教养和修养。

使用场景

  • 板楯蛮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粗野、不文明,常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的行为不得体。例如,当一个人无礼地对待他人、不尊重他人的感受时,可以用板楯蛮来形容他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板楯蛮的故事并不是很明确,但它源于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古代,文化修养和礼仪规范非常重要,人们崇尚温文尔雅的行为方式。因此,板楯蛮成语的出现是对粗鲁、野蛮行为的批评和警示。

成语结构

  • 板楯蛮由三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这种结构使得成语的含义更加明确和形象。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板楯蛮,缺乏教养。2. 这个人的态度太板楯蛮了,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记忆技巧

  • 1. 关联形象:想象一个人用木板和柱子搭建一个粗糙的棚子,这个人的行为也和他搭建的房子一样粗鲁、野蛮。2. 创造故事: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一个粗鲁的人用木板和柱子做了一个粗糙的家,他的行为也和他的家一样粗鲁。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了解为什么古代社会重视温文尔雅的行为方式。2. 学习其他有关文明、礼仪和修养的成语,例如“温文尔雅”、“文明礼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太板楯蛮了,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那个学生对老师说话板楯蛮,完全没有尊重。3. 高中生:她的态度非常板楯蛮,不懂得与人相处。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板楯蛮”。

拆字解意

板楯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