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胡子
拼音má hú zǐ
注音ㄇㄚˊ ㄏㄨ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凶残者,常用以恐吓小儿。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北京 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 隋炀帝 开河,蒸死小儿的 麻叔谋 ;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基本含义
- 指对事情不负责任,态度漫不经心或不认真的人。
详细解释
- 麻胡子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麻指的是草木的茂盛,胡子指的是人的面部毛发。麻胡子的形象是指人的面部长满了草木,意味着这个人对事情毫不在意,不负责任。麻胡子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待工作或责任不认真、漫不经心的态度。
使用场景
- 麻胡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态度不端正,不认真负责。它可以用于讽刺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要对待事情认真负责。
故事起源
- 关于麻胡子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与古代的一位画家有关。据说,古代有一位画家非常懒散,画画时总是草草了事,不认真描绘细节。他的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的脸上长满了草木,形象十分滑稽。后来,人们就用“麻胡子”来形容那些不认真负责的人。
成语结构
- 麻胡子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总是麻胡子,从不认真负责。2. 这个学生是个麻胡子,从来不做作业。3. 不要像个麻胡子一样对待生活,要积极认真地面对每一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麻胡子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脸上长满了草木,形象滑稽可笑,这个形象会帮助你记住麻胡子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故事,可以通过阅读成语词典或相关的故事书籍来扩展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麻胡子,作业总是马马虎虎地完成。2. 初中生:班级里有些同学是麻胡子,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3. 高中生:他对待考试总是麻胡子,从不做好准备。4. 大学生:一些大学生对待课程选择麻胡子,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避免成为麻胡子,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