硪筑
拼音wò zhù
注音ㄨㄛˋ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用石硪夯筑。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催报宝山县捐修海塘工程各款数》:“照得 寳山县 捐修海塘,所有硪筑各段土工,已据完竣,其桩石各工尚未办完,总须预留经费,始免日后周章。”
基本含义
- 形容建筑物坚固稳定。
详细解释
- 硪,指硪石,是一种质地坚硬的石头;筑,指建筑。硪筑形容建筑物坚固稳定,不易倒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建筑物的坚固稳定,也可用于比喻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性质坚定不移。
故事起源
- 硪筑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马援传》中,原文是“守节硪筑”,形容马援为人坚守节操,品质坚定。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硪筑是一个动宾短语,由“硪”和“筑”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座城楼经过硪筑,非常坚固。2. 他的意志坚定如硪筑,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硪筑”与“坚固稳定”联系起来,想象一座由坚硬的石头筑成的建筑物,代表着稳定和不易倒塌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建筑和坚固相关的成语,如“金石为开”、“铁杵成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城堡是用硪筑的,非常结实。2. 初中生:他的信念就像硪筑一样坚定不移。3. 高中生:这个社团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硪筑,已经成为学校最优秀的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