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螳臂挡车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dǎngchē

螳臂挡车

拼音táng bì dǎng chē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áng bì dǎng chē ㄊㄤˊ ㄅㄧˋ ㄉㄤˇ ㄔㄜ

    螳臂挡车(螳臂擋車) 

    同“ 螳臂当车 ”。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 武汉 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白桦 《梅园青松·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四人帮﹞飞蛾扑火,螳臂挡车,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基本含义

  • 比喻力量微弱,自不量力地阻挡强大的对手或事物。

详细解释

  • 螳臂挡车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螳臂是指螳螂的前肢,它们虽然有力,但相对于车辆来说微不足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力量微弱的人或事物试图阻挡一个力量强大的对手或事物,显得愚蠢和自不量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讽刺、嘲笑或警示那些不自量力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毫无胜算的对手与强大的对手抗衡,或者一个无能的人试图阻挡不可阻挡的事物。

故事起源

  • 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当时项羽是一个威震天下的大将军,他的军队非常强大。有一天,有一个自负的武士见到了项羽,他觉得自己的武艺非常高强,可以和项羽一战。于是他跳了出来,用他微不足道的螳臂试图阻挡项羽的马车。项羽当然不屑一顾,一脚将他踢飞了。这个故事成为了“螳臂挡车”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螳臂”、“挡”和“车”。

例句

  • 1. 他这么微弱的力量,居然还想螳臂挡车,真是可笑。2. 别以为你是个小小的官员,就敢螳臂挡车,你根本阻挡不了这个项目的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螳臂挡车”这个成语形象地想象成一个小小的螳臂试图阻挡一辆大大的车子,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力量对比”相关的成语,如“以卵击石”、“不自量力”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很小,但是不怕困难,不怕挑战,从不螳臂挡车。2. 初中生:他虽然力量微弱,但是他勇敢地站出来,试图螳臂挡车,保护自己的朋友。3. 高中生:他明知自己力量微弱,但是他坚持螳臂挡车,不惧强大的对手。4. 大学生及以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螳臂挡车,而是要勇往直前,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