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竿
拼音lián gān
注音ㄌㄧㄢˊ ㄍㄢ
繁体
基本解释
方言。连枷。
基本含义
- 指两根竹竿并排放在一起,象征团结合作。
详细解释
- 联竿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竞技活动,即两人同时扛起两根竹竿,各自站在竹竿的一端,然后协力向前行进。这个成语比喻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使用场景
- 联竿一词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协作、共同努力的精神。可以用于表扬团队或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也可以用于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故事起源
- 联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比赛。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将军面对强大的敌人,决定用联竿的方式来鼓舞士气。他让士兵们两人一组,扛起两根竹竿,然后协力向前行进。经过团队的努力,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联竿成为了一种象征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象征。
成语结构
- 联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联”是动词,表示连接在一起;“竿”是名词,表示竹竿。
例句
- 1. 团队成员们联竿一致,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2.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联竿合力,共同克服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联竿的意象与团结合作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手拉手,一起扛起竹竿,形成一个团结的姿势。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团队合作和协作相关的成语,如“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等,来扩展对团结合作精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联竿一致,共同参加学校的运动会。2. 初中生:在合作中,我们要联竿合力,共同完成团队项目。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联竿一致,共同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联竿合力,共同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