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
拼音gěng zǔ
注音ㄍㄥˇ ㄗ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梗阻 gěngzǔ
[hamper] 妨害、推迟或干预某种行动的任何一种障碍物或抑制力
横加梗阻
近义词
阻塞
反义词
开放、畅通
详细解释
(1).阻塞;断绝。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 江 北今岁收功克捷,陵寝免於震惊,运道不致梗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丙午丁未》:“然时已梗阻, 厦门 值 林爽文 之变,留滞年餘,始得归里。”《人民文学》1979年第1期:“还有缓缓行进的挂着风帆的架车,造成多少次磨蹭,停滞,梗阻!”
(2).阻拦,阻挡。 清 薛福成 《审机》:“今乘 永福 归诚於我,抚而用之,彼当惟命是听,即 保胜 设关,必无梗阻。”
基本含义
- 指阻碍、妨碍事物顺利进行或发展的障碍物或情况。
详细解释
- 梗阻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梗,指河流中的障碍物,比如岩石或树木,阻碍了水流的顺畅。阻,指阻碍、妨碍。梗阻形容事物受到障碍,无法顺利进行或发展。
使用场景
- 梗阻常用于形容阻碍事物顺利进行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不同的场景,比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故事起源
- 梗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梗阻于外”。故事中,昭公是一个国君,他希望能够出征征伐其他国家,但是他的外臣们却阻止了他的计划,使得他的野心受到了阻碍。从此以后,人们用“梗阻”来形容阻碍事物发展的情况。
成语结构
- 梗阻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梗”和动词“阻”组成。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进展受到了各种梗阻。2. 他的成功之路上充满了各种梗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梗阻”与河流中的障碍物联系起来,想象河流被岩石或树木阻碍,无法顺利流淌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梗阻”相关的成语,比如“阻碍”、“障碍”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形容阻碍事物发展的成语,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想要拿到玩具,但是被椅子梗阻住了。2. 小学生:我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是时间的紧张成了我前进的梗阻。3. 初中生:他的学习进步受到了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的梗阻。4.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各种困难和挑战成了我前进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