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新民丛报在词典中的解释
xīnmíncóngbào

新民丛报

拼音xīn mín cóng bào

注音ㄒㄧㄣ ㄇㄧㄣˊ ㄘㄨㄙˊ ㄅ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半月刊。1902年2月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主编。初期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维新。1903年后,发表文章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遭《民报》批判。1907年停刊。

基本含义

  • 指新的民间报纸。形容新兴的报刊。

详细解释

  • 新民丛报是由“新”、“民”、“丛”、“报”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新”表示新兴、新的意思;“民”表示民间、民众的意思;“丛”表示集合、聚集的意思;“报”表示报纸的意思。整个成语意指新兴的民间报纸,形容新兴的报刊。

使用场景

  • 一般用于形容新兴的报纸、杂志等媒体形式,也可用于形容新兴的刊物、出版物等。

故事起源

  • 新民丛报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清朝末年的民国时期。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新的报纸、杂志等媒体形式开始兴起。新民丛报作为一个成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用来形容这种新兴的报纸、杂志等。

成语结构

  • 新民丛报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名词“新民”和名词“丛报”组成。

例句

  • 1. 这家新民丛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2. 这份新民丛报的内容丰富多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新兴的报纸,上面刊登着民众关心的各种新闻和信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媒体的发展历史,以及新闻传媒行业的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新民丛报上的故事。2. 初中生:新民丛报报道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3. 高中生:这份新民丛报的社论很有深度。4. 大学生:我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