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悲壮在词典中的解释
bēizhuàng

悲壮

拼音bēi zhuàng

注音ㄅㄟ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形)(声音、词文等)悲哀而雄壮,情节悲哀而壮烈。
    [构成]
    并列式:悲+壮
    [例句]
    国际歌唱起来很悲壮。(作谓语)悲壮的歌声。(作定语)

英文翻译

  • 1.solemn and stirring; moving and tragic; stirred by defeat

详细解释

  • ◎ 悲壮 bēizhuàng
    (1) [solemn and stirring]∶心绪哀伤,意气激昂
    声节悲壮
    (2) [moving and tragic]∶ [情节] 悲哀而壮烈的
    悲壮的追悼大会
    悲哀雄壮。《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唐 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用前韵》词:“欲托朱絃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君按拍,我调柱。”《老残游记》第十回:“听那角声,吹得呜咽顿挫,其声悲壮。”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两万多人在举行着一个悲壮的追悼大会,追悼在 海阳 前线壮烈牺牲的六十三位烈士。”

基本含义

  • 形容悲伤而壮烈的情感或场景。

详细解释

  • 悲壮一词由“悲”和“壮”两个字组成。悲指悲伤、忧愁,壮指壮丽、雄伟。悲壮形容悲伤中所蕴含的壮烈、雄伟的情感或场景。

使用场景

  • 悲壮常用于形容悲伤中所蕴含的壮烈、雄伟的情感或场景。例如在描述英雄壮烈牺牲、烈士舍生忘死等情境时,可以使用悲壮来强调其中的悲伤和壮烈。

故事起源

  • 悲壮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二年》一文中,原文为“士有悲壮之志”。后来,悲壮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词语,用来形容悲伤中的壮烈。

成语结构

  • 悲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悲”和“壮”组成。

例句

  • 1. 在战场上,士兵们以悲壮的姿态守护着家园。2. 这部电影以悲壮的音乐和画面展现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悲壮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悲伤的人站在雄伟的山峰之巅,他的悲伤情感被壮丽的景色所包围,形成了悲壮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悲壮相关的成语,如“悲欢离合”、“壮志凌云”等,来扩展对悲壮情感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只悲壮的小鸟,它在风雨中坚持飞行。2. 初中生:这部电影展现了一段悲壮的历史,让我深受触动。3. 高中生:在那场悲壮的战斗中,英雄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