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触践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ùjiàn

触践

拼音chù jiàn

注音ㄔㄨˋ ㄐ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触及,遭到。 唐 元结 《文编序》:“岂欲跡参戎旅,苟在冠冕,触践危机,以为荣利。”

基本含义

  • 触犯法度,犯罪

详细解释

  • 触践是一个由动词“触”和名词“践”组成的成语。动词“触”表示碰触、接触的意思,名词“践”表示踩、踏的意思。触践的意思是违反法律法规,犯罪行为。

使用场景

  • 触践一般用于形容违法犯罪的行为,特别是指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常用于法律、社会等相关领域的讨论中。

故事起源

  • 触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触践而不可得,不失其臣。”故事讲述了昭公即位后,他的臣子忠心耿耿,昭公对他们非常信任。一次,昭公的一个臣子犯了错误,犯了罪,但是昭公并没有追究责任,而是选择宽恕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于犯罪行为可以适当宽容,但是不能纵容罪恶。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触践了法律,最终被判刑入狱。2. 这个贪官触践了党纪国法,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记忆技巧

  • 将“触”和“践”分开记忆,联想到触碰和踩踏的动作,然后将其与违法犯罪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触践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法律、犯罪相关的成语,如“犯罪分子”、“违法乱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触践了学校的纪律,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这个作家的小说揭示了社会上触践法律的现象。3. 高中生:他触践了社会伦理道德,被全社会谴责。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触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