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酱油委员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àngyóuwěiyuán

酱油委员

拼音jiàng yóu wěi yuá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酱油委员 -简介

    酱油委员,指的是在在全国“两会”上,顶着代表委员的帽子,在可以发出声音的地方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只会举手不会表态,不敢于代表人民发表建议意见的人,就像网络流行语“我是来打酱油的”。没有提案的委员,能起到什么作用?网友直接称之为“酱油委员”。

    来源

    全国政协委员刘翔2011年3月1日抵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没有带提案来的他说,他这次是以交流和学习为主。刘翔对媒体说:“由于今年参赛任务多,没能静心调研,所以今年将不递交提案了,还是以交流、学习为主。”2007年,刘翔首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2008年他缺席了会议,2009年也缺席了会议的前半程。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刘翔仅在去年提交了两份关于体育的提案。

    不交提案以学习为主的刘委员引得新浪微博上的网友议论纷纷,网友“大梨妈”说:“他去打酱油的吧,跑得快,打得多。”网友“脖子A”评论说:“国计民生,体育行业发展,您就一点提案和想法没有?这样的委员来上政治课么?”网友“阿拉自说自话”则说:“阿拉喜欢刘翔,但不赞同他委员的表现。如果每次顶着代表委员的帽子,在可以发出声音的地方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只会举手不会表态,那还是把位子让出来比较好,让有时间思考、并敢于代表人民发表建议意见的人去参加两会吧。刘翔还是专注于训练比赛比较好,两会可不是学校哦。”

    以体育界代表身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刘翔,几乎每年参加两会,都会引起一阵风波。2008年的缺席和2009年错过半程会议,虽有参赛和疗伤等正当原因,仍为外界质疑。而去年刘翔的提案,其中一份被疑乃枪手操刀,之后他又因参赛而提前告假。而今年,刘翔因忙于训练和比赛,没有时间准备提案。他表示,自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出席会议。他或许没想到,这种坦白的态度仍引起人们的疑问和思考:没有提案的委员,能起到什么作用?有网友直接称他为“酱油委员”。

    质疑

    2008年,刘翔以体育界代表身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成为当届政协最年轻的委员之一。但那一年,他因参赛缺席了会议。2009年,他再因疗伤错过前半程会议。去年,刘翔带着提案准时到会,只是又因参赛而提前告假。今年,刘翔一边向媒体宣告“我很喜欢‘刘委员’这个称号”,一边“无提案一身轻”地来京开会。消息一出,质疑一片,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酱油!”有人表示:“政协委员都抱着学习的态度,那不成了学习会了?两会可是议政会呀!”“我不明白刘翔到底需要‘学习’多久,难道刘委员不知道这‘学习’的代价是浪费群众遥不可及的表达意见的机会吗?这些人选出来代表谁,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酱油委员’去那里举举手么?尤其是那套‘学习’理论,更是藐视宪法赋予代表们的权利。我认为刘委员大可在家学习,看文件学习,打电话跟前辈学习,总之你提案也没有,反对意见也没有,那这样的委员少一个也无所谓。”

    观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有责任了解民情、观察社会,为国家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责任。现在大家对委员、代表的要求很高,一年的提案有几千个,说明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很强,都是每个行当的精英。像刘翔也是体育界的精英。”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向记者介绍,“有提案当然最好,但不是每个委员每年都要有提案,这个没有硬性规定。提案对文字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调查数据,要真正动脑筋去写,确实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许钦松委员表示,如果没有时间形成提案,刘翔可以积极参加会议讨论,在各个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因为对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要求比较高,新委员参加政协会议之前,是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培训,去了解政协行使权利的过程,政协的历史,政协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等等。他建议,对于刘翔,不要因为他没有提案就一竿子打死,还是要看他之后的会议发言情况。“大家也不要去围堵他,多给他一些时间。”

    理解

    “提案非儿戏,刘翔决定多倾听”,对于刘翔此次进京没带提案,同行的孙海平教练表示理解:“过去一段时间太忙了。提案非儿戏,所以这次刘翔决定多倾听、多学习。”刘翔本人表示,这是自己第四次参加政协会议。“之前每次听到的、看到的都让我收获良多。我觉得每次去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而我也一直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他还透露,虽然这次没有准备提案,但他仍将行使政协委员职能,参加一系列讨论,全程与会。

基本含义

  • 形容在会议或团队中没有实际权力,只是充当形象代表的人。

详细解释

  • 酱油委员是由“酱油”和“委员”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酱油”指的是在会议或团队中没有实际权力,只是充当形象代表的人;而“委员”指的是担任某个委员会或团体的成员。因此,酱油委员形容的是那些只是名义上的委员,没有实际发言权或决策权的人。

使用场景

  • 酱油委员一词常用于形容会议或团队中的装饰性成员,他们没有实际的权力,只是充当形象代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表示这些人对会议或团队的实际工作没有帮助或影响力。

故事起源

  • 酱油委员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员的宴会礼仪中。在古代宴会上,主人会准备各种菜肴和调料,其中酱油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调料。而在宴会中,有一些人只是作为装饰性的存在,没有实际参与宴会的准备和执行。这些人就被称为“酱油委员”,因为他们只是象征性地站在一旁,没有实际作用。

成语结构

  • 酱油 + 委员

例句

  • 1. 这个团队里有很多酱油委员,他们从来不参与实际工作。2. 这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酱油委员,没有实际发言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酱油”与“委员”两个词进行联系,想象一个委员会的成员只是拿着一瓶酱油站在一旁,没有实际作用。这样的形象会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会议和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以及如何有效参与和发挥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班里有几个酱油委员,他们总是不参与集体活动。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里有一些酱油委员,他们没有实际权力。3. 高中生:某某社团的酱油委员常常缺席会议,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4. 大学生:在学生组织中,有一些酱油委员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履历,没有实际贡献。

拆字解意

酱油委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