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点苔在词典中的解释
diǎntái

点苔

拼音diǎn tái

注音ㄉㄧㄢˇ ㄊ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飞落苔上。 明 高启 《夜斋见萤火》诗:“拂竹緑莎復点苔,夜窗无月见飞来。”
    (2).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清 钱杜 《松壶画忆》卷上:“点苔一法,古人於山石交互处,界限未清,用苔以醒之。”《老残游记》第八回“又有许多松柏是緑的,一丛一丛,如画上点的苔一样” 戴鸿森 注:“‘点苔’是中国画的术语。‘苔’係画笔点上的错杂墨点,多用於山水画,近处表示丛草,远处表示树木。”

基本含义

  • 指用指尖轻轻触摸苔藓,形容对事物的触摸非常轻微、细致。

详细解释

  • 成语“点苔”源自于《庄子·天运》:“以指头点苔,苔不知指有痕也。”意为用指尖轻轻触摸苔藓,苔藓不知道指头有痕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对事物的触摸非常轻微、细致,借此比喻处理问题时需要细心、谨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事物处理或触摸非常轻微、细致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对待问题或人际关系时要慎重处理。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有一位名叫苏秦的政治家,他在朝廷中以才智和谋略著称。有一次,苏秦提出了一项对外联姻的策略,他建议楚国向齐国求婚,以达到联合对抗强敌的目的。当时的楚王怀疑苏秦的策略是否可行,便对苏秦进行了考验。他在自己的庭院中铺满了厚厚的苔藓,然后派人告诉苏秦,只有用手指轻轻触摸苔藓,苔藓不会受到伤害,才能证明苏秦的策略可行。苏秦接受了考验,他轻轻地用手指触摸苔藓,苔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楚王见此,对苏秦的才智和细致的触摸印象深刻,便采纳了他的策略。从此,“点苔”成为了形容对事物处理非常细致、谨慎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总是点苔,从不马虎。2. 她点苔地触摸着那幅名画,仿佛在感受着画家的情感。3. 这位医生在治疗病人时总是点苔,不仅仔细询问病情,还耐心解答疑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点苔”形象化地想象成用手指轻轻触摸苔藓的场景,强化对成语的印象。也可以将“点苔”与细致、谨慎的处理方式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点”和“苔”字的成语,如“点石成金”、“点头之交”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点苔般地写字,字迹非常工整。2. 初中生:在学习时,我们要点苔地思考问题,不能草率行事。3. 高中生:面对考试,我们要点苔地复习,做到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4. 大学生:在做研究时,我们要点苔地触摸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5. 成年人: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时,我们要点苔地对待,不可马虎从事。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点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