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窜端匿迹在词典中的解释
cuànduān

窜端匿迹

拼音cuàn duān nì j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uàn duān nì jì ㄘㄨㄢˋ ㄉㄨㄢ ㄋㄧˋ ㄐㄧˋ

    窜端匿迹(竄端匿迹) 

    谓藏匿事物的头绪。《楚辞·严忌<哀时命>》:“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朱熹 集注:“窜端,藏其端绪,不使人少见之也。”《淮南子·人间训》:“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

基本含义

  • 指敌人或犯罪分子窜逃时,四处躲藏,不敢露面。

详细解释

  • 窜端匿迹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的含义如下:1. 窜:指逃窜、奔逃。2. 端:指露面、显露。3. 匿迹:指隐藏行踪、不露面。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敌人或犯罪分子在被追捕或追击的情况下,四处躲藏,不敢露面。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魏策四》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魏国的公子无忌躲避敌人的情景。公子无忌被敌人追击,他窜逃时不敢露面,四处躲藏,最终成功逃脱。由此形成了成语窜端匿迹。

成语结构

  • 窜端匿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三个动词组成。

例句

  • 1. 敌人窜端匿迹,无法被追捕。2. 犯罪分子在警方追击下窜端匿迹,难以逮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窜端匿迹可以联想为一个人在被追捕时,窜逃时不敢露面,四处躲藏,不敢显露身形。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逃亡制度和逃亡者的生活。还可以学习其他与逃亡、追捕相关的成语,如“逃之夭夭”、“追亡逐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捉迷藏游戏中窜端匿迹,让其他人找不到他。2. 初中生:犯罪分子犯案后窜端匿迹,警方花了很长时间才抓到他。3. 高中生:在战争中,敌人窜端匿迹,使我军无法追击。

拆字解意

窜端匿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