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堂
拼音zhàn táng
注音ㄓㄢˋ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旧时衙门开审时,差役排列在公堂上以应差。《老残游记》第十六回:“ 老残 听到这里,怒气上冲,也不管公堂重地,把站堂的差人用手分开,大叫一声:‘站开!让我过去!’”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好,那就准备站堂,疯子可以不必审问,先提 刘进士 上堂。”
基本含义
- 指人站在堂上,形容威严庄重。
详细解释
- 站堂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场景,通常指人站在堂上,庄重而威严。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官方仪式,当时官员站在堂上接受朝廷的检阅,体现了权威和尊严。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态度威严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庄重肃穆的氛围和仪式。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方仪式。当时,官员们会站在堂上接受朝廷的检阅,以展示他们的权威和尊严。这个仪式的庄重肃穆的氛围和官员们的威严形象,成为了形容庄重和威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站”和“堂”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站堂发言,让大家对他的能力和威严有了更深的认识。2. 这个庄严的场合让人感受到了站堂的氛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站堂”与庄重和威严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堂上,庄重而威严的样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庄重和威严相关的成语,如“庄重肃穆”、“威风凛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站在讲台上,看起来像是站堂一样庄重。2. 初中生:在庄严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穿着整齐,站堂接受颁奖。3. 高中生:领导站在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给人一种站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