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魄
拼音kàng pò
注音ㄎㄤˋ ㄆ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动魄。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既投冠而弃剑,亦抗魄而盪灵。”
基本含义
- 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
详细解释
- 抗魄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抗”和“魄”组成。抗意为抵抗、反抗,魄意为魄力、勇气。抗魄指的是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使用场景
- 抗魄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例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们可以鼓励自己和他人要有抗魄精神,勇敢地面对挑战。
故事起源
- 抗魄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晋书·卷五十四·孝武帝纪上》:“于是拔剑破镜,且曰:‘吾有抗魄之世!’”这段话出自晋朝的孝武帝司马曜。当时,司马曜在为他的弟弟司马柔报仇时,他拔剑破镜,表示他有勇气和决心去完成报仇的事业。后来,人们就用“抗魄”来形容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成语结构
- 抗魄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动词“抗”和名词“魄”组成。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抗魄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2. 面对挑战,我们要有抗魄的勇气,勇往直前,不被困难所吓倒。3. 只有具备抗魄的精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抗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战士,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抗魄的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抗魄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抗风险”、“抗压力”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迎接考试的时候,我要有抗魄的精神,勇敢地面对每一道题。2. 初中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有抗魄的勇气,不退缩,勇往直前。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有抗魄的心态,坚持努力,不放弃。4. 大学生:创业的道路充满了各种挑战,我们要有抗魄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