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廪
拼音liáng lǐn
注音ㄌㄧㄤˊ ㄌ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粮食。《晋书·食货志序》:“帝于是始疑有司盗其粮廩,乃亲于御前自加临给,饥者皆泣曰:‘今始得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时监军 吴延詔 以为时平境安,当无事之际,虚费粮廩,亟命撤警。”
基本含义
- 粮食仓库,指国家的粮食储备。
详细解释
- 粮廪源自《诗经·大雅·大明》:“粮廪实廪,我有嘉宾。”意指国家储备的粮食库存丰富,可以招待来访的贵宾。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国家的粮食储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国家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组织的储备丰富,拥有丰富的资源。
故事起源
-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大明》一篇,描述了国家富饶繁荣的景象,其中提到了“粮廪实廪,我有嘉宾”。这个诗句表达了国家粮食丰富,可以招待贵宾的意思。
成语结构
- 粮廪是一个名词,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粮廪充足,不用担心粮食短缺。2. 他的仓库像个粮廪,储备了大量的商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粮廪”与“粮食仓库”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想象一个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代表着丰富的资源。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国家粮食储备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国家的粮廪很丰富,不用担心会没有米饭吃。2. 初中生:这个组织的经济实力很强,就像一个粮廪一样,储备了很多资源。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粮食储备,保障国家的粮廪安全。4. 大学生:这个农场的粮食产量很高,为国家的粮廪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