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倒杖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ozhàng

倒杖

拼音dǎo zhàng

注音ㄉㄠˇ ㄓ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倒杖策 ”。

基本含义

  • 倒立的拐杖,比喻本末倒置或颠倒是非。

详细解释

  • 成语“倒杖”源于《后汉书·杨震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因为担心皇帝刘协的不良行为会导致国家灭亡,于是他写信给皇帝,劝他改正错误。然而,皇帝没有采纳杨震的忠告,反而将他处死。这个故事中的“倒杖”指的是杨震写信时使用的拐杖,代表他的忠言逆耳。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将本应正确的事物颠倒或本末倒置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违背常理或道义,或者指责某种观念或制度荒谬不合理。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杨震,他的忠言被皇帝忽视,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

成语结构

  • 倒杖的结构是“倒”和“杖”两个字,其中“倒”表示颠倒,倒立的意思,“杖”表示拐杖。

例句

  • 1. 这个社会上,常常有人倒杖颠倒是非,对正义的追求缺乏正确的判断力。2. 他的观点完全倒杖,不符合逻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倒杖”想象成一个倒立的拐杖,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本末倒置”、“颠倒黑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把数学题的步骤倒杖了,结果答案全错了。2. 中学生:有些同学在考试时倒杖了考试的重要性,只顾玩游戏,结果成绩很差。3. 大学生:在论文中,我们应该避免倒杖事实和观点,要有严谨的逻辑和论证。

拆字解意

倒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