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注音ㄓㄨㄤ ㄏㄨㄤˇ ㄗ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亦称“ 装潢子 ”、“ 装样子 ”。比喻张扬,招摇。幌子,旧时酒家挂在门前用以招徕顾客的招牌。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能改斋漫録》云:‘俗以罗列于前者,谓之装潢子。’乃云装幌子耳。幌子者,市肆之慓,取喻张扬之意。” 清 李鉴堂 《俗语考原·装幌子》:“北人以事物专饰外观谓之装幌子。亦曰装样子。”亦省称“ 装幌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苏州 新兴百柱帽,少年浮浪的无不戴着装幌。”
(2).谓出丑。《水浒传》第二四回:“哥哥不要问,説起来,装你的幌子。你只由我自去便了。”《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已是出丑,平白又领了来家做甚么?没的玷辱了家门,与死的装幌子。”《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也好,一则两遍装幌子,二则坏了些钱物。却是又嫁甚么人是得?”
基本含义
- 掩盖真相,用假象欺骗他人
详细解释
- 装幌子是指用假象或虚假的表象掩盖真相,以欺骗他人。类似于在一件事情上掩盖真相,让人误以为事情的实际情况与表象相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隐藏真相,用虚假的表象来迷惑他人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工作场合或生活场景中。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项羽为了迷惑敌人,布置了一场大规模的假战,将自己的军队伪装成平民百姓,以此蒙骗敌人。后来,人们用“装幌子”来形容类似的欺骗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由动词“装”和名词“幌子”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善于装幌子,让人误以为他很善良。2. 这个广告公司擅长用各种手段装幌子,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装幌子”联想为一个人在幕后偷偷操作,用假象掩盖真相,欺骗他人。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掩人耳目”、“画蛇添足”等,来丰富对欺骗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玩捉迷藏时,装幌子躲在了大树后面。2.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一天没有学习,却装幌子说自己很用功。3. 初中生:为了赢得比赛,他们装幌子说队伍实力很强,结果却输了。4. 高中生:政府官员经常通过发表空洞的承诺来装幌子,掩盖实际问题。5. 大学生:有些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装幌子,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