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草寻蛇
拼音bō cǎo xún shé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ō cǎo xún shé ㄅㄛ ㄘㄠˇ ㄒㄩㄣˊ ㄕㄜˊ
拨草寻蛇(撥草尋蛇)
(1).比喻执意寻找。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2).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大马扁》第十二回:“现在太后梗阻新政,你反拨草寻蛇,撩起太后那边,好不误事!”
基本含义
- 比喻不必要的多余行动,反而会引起麻烦。
详细解释
- 拨草寻蛇是一个由两个动作组成的成语。拨草指的是在草地上拨动草,寻找蛇的踪迹。这个动作通常是多余的,因为蛇通常不会出现在人们频繁经过的地方。因此,拨草寻蛇的意思是指做一些不必要的行动,反而会引起麻烦。
使用场景
- 拨草寻蛇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做事情过于小心谨慎,反而增加了麻烦和困难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不必要的多余行动。
故事起源
- 拨草寻蛇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农夫。据说有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工作时,发现了一条蛇的踪迹。于是他拨动了周围的草,试图找到蛇。然而,他却没有找到蛇,反而被一只蛇咬了一口。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拨草寻蛇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表示先拨动草,再寻找蛇的踪迹。
例句
- 1.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喜欢拨草寻蛇,导致事情变得更加复杂。2. 别拨草寻蛇了,我们应该直接找到问题的根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拨草寻蛇”与多余的行动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拨动草寻找蛇的过程中,反而被蛇咬了一口。这样的情景会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多余行动相关的成语,如“杀鸡焉用牛刀”、“杞人忧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告诉小明不要一直在草地上拨草寻蛇,但他还是不听,结果被蚊子咬了一身包。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不要在考试前复习太多,要避免拨草寻蛇,应该有计划地复习。3. 高中生:他在准备大学申请时总是过于小心谨慎,反而拨草寻蛇,错过了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