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晚节黄花在词典中的解释
wǎnjiéhuánghuā

晚节黄花

拼音wǎn jié huáng huā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人晚年失去了德行和节操,比喻人老年时道德败坏或失去了德行。

详细解释

  • 晚节黄花是由唐代文学家杜甫在其《秋兴八首·其五》中所写的一句诗:“晚节不保,泥融风煖,睡觉容易,醒来难。”其中的“晚节不保”一句,意指人到晚年时,德行和节操已经失去。

使用场景

  • 晚节黄花常用来形容人老年时道德败坏、失去了德行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在年老时不守道德、行为不端的人。

故事起源

  • 晚节黄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明。但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杜甫的这句诗被广泛传播,使得晚节黄花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晚节黄花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晚节指晚年时的德行和节操,黄花比喻已经凋谢的花朵,表示已经失去了德行和品德。

例句

  • 1. 他年轻时是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可是现在晚节黄花,行为丑恶。2. 这位老人晚年失去了原来的品德和节操,真是晚节黄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晚节黄花”联想成一个老人晚年时花朵凋谢的形象,表示他的德行和节操已经失去。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的成语和故事,可以进一步学习唐代的文学作品,如杜甫的诗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外公年纪很大了,但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品德,不会晚节黄花。2. 初中生:我们应该学习那些在晚年时仍然保持着良好品德的人,而不是成为晚节黄花。3. 高中生: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不要在晚年时变得晚节黄花。

拆字解意

晚节黄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