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漠置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漠置

拼音mò zhì

注音ㄇㄛ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漠然置之。《明史·史可法传》:“庶民之家,父兄被杀,尚思穴胸断脰,得而甘心,况在朝廷,顾可漠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彼虽贪掘藏而来,亦可谅饮冰而去,但未宜漠置弗问,任厥淹留。”

基本含义

  • 漠视、不重视、不关心。

详细解释

  • 漠置是由“漠视”和“置之度外”这两个成语组合而成的,意为对某事物不予重视或关心,将其置之度外。

使用场景

  • 漠置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某事物的态度冷漠、不关心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工作、学习、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漠视。

故事起源

  • 关于漠置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可以从“漠视”和“置之度外”这两个成语的起源来理解。漠视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则予之明也,又予之昧也,是予之明也,非予之昧也,是予之昧也。是予之明也,亦予之昧也。”意为视而不见,不予理会。置之度外出自《孟子·告子上》:“是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不可以不慎也者,不可以不慎于未出也。夫物至者谓之有待,物去者谓之已。物至则为之营守,物去则为之置之度外。”意为将某事物置于外面,不加理会。

成语结构

  • 漠置是由两个单独的成语组合而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意见总是漠置一笑。2. 老板漠置了员工的建议,导致项目失败。3. 她漠置了男友的感受,让他感到很失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漠置”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漠视和置之度外。漠视可以让我们想到视而不见,不予理会;置之度外可以让我们想到将某事物置于外面,不加理会。通过与这两个意思相关的场景或形象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漠置相关的成语,如漠然、漠不关心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喜欢这个科目,所以我对它的作业漠置了。初中生:他漠置了老师的警告,结果被罚站。高中生:她对他的感情漠置了,让他很伤心。大学生:面对困难,他选择了漠置,没有积极解决问题。

拆字解意

漠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