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兵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mín

兵民

拼音bīng mín

注音ㄅㄧㄥ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壮丁。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復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2).士兵和民众。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

基本含义

  • 指军队和人民,泛指军民关系。

详细解释

  • 兵指军队,民指人民。兵民一词表示军队和人民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兵民关系被视为国家的基石,强调军民团结一心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政治、军事和社会领域的讨论中,强调军民团结,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而努力。

故事起源

  • 兵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这部古代历史书籍中。它强调了军队和人民的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为国家的安宁而奋斗。

成语结构

  • 兵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军队是兵民的守护者,保卫国家安全。2. 兵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记忆技巧

  • 可以结合军队和人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军队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国家的安全和繁荣而奋斗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军民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军队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兵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美丽的家乡。2. 初中生:只有兵民团结一心,国家才能强大。3. 高中生:兵民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4. 大学生:兵民一家,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拆字解意

兵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