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走索在词典中的解释
zǒusuǒ

走索

拼音zǒu suǒ

注音ㄗㄡˇ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走索 zǒusuǒ
    [ropedancing] 走绳

英文翻译

  • 1.ropedancing; ropewalking

详细解释

  • 古代百戏之一。也称高絙、踏索、履索、走绳等。演员在绳索上表演各种动作。相传始于 汉 。《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薛综 注:“索上长绳繫两头於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所谓儛絙者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 张 如期至其地,见妇走索於市中,唤之即下。” 清 周锷 《观绳伎诸戏》诗:“少焉更呈走索能,坐客羣起各翘企。”参见“ 走钢丝 ”。

基本含义

  • 指人行走时在悬崖、深渊等危险地方利用绳索或索桥等工具保持平衡,比喻在困难、危险的环境中保持稳定。

详细解释

  • 成语“走索”源于古代的绳索行走技艺。在古代,人们常常需要在悬崖陡壁、深渊沟壑等危险地方行走,为了保持平衡和安全,他们会利用绳索或索桥等工具,将自己与地面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稳定行走。因此,“走索”成语比喻在困难、危险的环境中保持稳定,不失去平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静、稳定,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复杂的工作、学习环境中保持专注和坚持。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一位朋友一同到山上游玩。朋友一路上表现得非常恐惧,庄子则从容自若,一点也没有被陡峭的山路吓到。朋友问庄子为何如此从容,庄子回答说:“我曾经学过走索的技艺,这种技能让我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稳定。”这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走索”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面对困境,他像走索一样保持冷静。2.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我们要像走索一样坚持下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走索”与保持平衡、稳定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走绳索时保持稳定的场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走索”相关的成语,如“走钢丝”、“走火入魔”等,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高高的跷跷板上走索,保持平衡。2. 初中生:考试时,我要像走索一样保持冷静,不被紧张影响。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像走索一样保持稳定,坚持到最后。

拆字解意

走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