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品量在词典中的解释
pǐnliàng

品量

拼音pǐn liàng

注音ㄆㄧㄣˇ ㄌ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品评;衡量。《旧唐书·李峤传》:“每道所察文武官……皆须品量才行,褒贬得失。” 明 宋濂 《送邓贯道还云阳序》:“或讲论道德性命之奥,或品量古今人物之盛。”
    (2).为品味、品尝。《老残游记》第九回:“ 子平 连连欠身道:‘不敢。’亦举杯来详细品量。”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质和才能。

详细解释

  • 品量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和才能的高低。品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和品德修养,才能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力。品量高的人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而品量低的人则相反。

使用场景

  • 品量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和才华出众,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品德低劣和能力不足。

故事起源

  • 品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子产的贤臣,他以正直善良、聪明才智而闻名于世。他一生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被人们称为“子产贤相”。子产的品质和才能使他成为了楚国的楷模,人们常常用他的事迹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

成语结构

  • 品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品”表示品质,而“量”表示才能。

例句

  • 1. 他的品量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2. 这个学生的品量出众,成绩优秀,老师很看好他的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品”字和“量”字分别与品质和才能联系起来记忆。品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德和道德修养,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心中装着很多宝贵的品物。才能是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脑袋里有很多知识和智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质和才能相关的成语,如“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品量高尚,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他的品量很高,成绩优秀,还有很多才艺。3. 高中生:他的品量出众,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在社会实践中有很多成果。4. 大学生:他的品量很高,不仅是优秀的学生,还是一位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

拆字解意

品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