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匏革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o

匏革

拼音páo gé

注音ㄆㄠˊ ㄍ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笙和鼓。皆八音之一。借指各种乐器。 唐 贾岛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诗:“匏革奏冬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行朴实、不虚伪。

详细解释

  • 匏革是中国古代乐器,由葫芦制成。葫芦外皮坚硬,内部空心,象征着朴实无华。匏革成语比喻人的言行朴实,不做作,不虚伪。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朴实,不虚伪,真诚待人的场合。

故事起源

  • 匏革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乐器匏,匏是一种用葫芦制作的乐器,外皮坚硬,内部空心。由于匏的制作工艺简单,外观朴实无华,因此成为了比喻人的品质朴实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匏革

例句

  • 1. 他的言行朴实如匏革,深受大家的喜爱。2. 这个小伙子虽然年轻,但是思想成熟,言谈举止就像是匏革一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匏革”与葫芦的形状和特点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朴实无华的人,就像一个匏革一样坚硬而真诚。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其用法,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朋友都喜欢和他一起玩,因为他就像匏革一样朴实可爱。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像匏革一样朴实无华,做一个真诚的人。3. 高中生:只有言行朴实的人,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就像匏革一样。

拆字解意

匏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