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责
拼音gōng zé
注音ㄍㄨㄙ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觵责”。大加指责。 清 曾国藩 《欧阳府君墓志铭》:“其高第者,与之稽经讲艺,兼及敕躬之道,成物之方。其不帅教,则訶求觵责,屏斥门墙之外。”
基本含义
- 指以酒杯碰触作为信号,大家齐声责备或批评某人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觥责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觥指的是古代饮酒时使用的大杯子,责指的是责备、批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以酒杯碰触作为信号,大家齐声责备或批评某人的行为。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集体批评或责备的场景。
使用场景
- 觥责一词常用于形容群体对某人的行为进行集体批评或责备。在现代社会中,觥责可以用来形容众人对某个领导或公众人物的错误行为进行集体谴责。此外,觥责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互相提醒和批评,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故事起源
- 关于觥责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古代宴会礼仪,当主人对客人的行为不满意时,可以通过碰触酒杯来示意其他宾客一起责备该客人。
成语结构
- 觥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觥是名词,责是动词。两个词语的结合形成了一个表示集体批评或责备的意思。
例句
- 1. 听说他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同事们决定在会议上觥责他一番。2. 这位领导的错误决策引发了众多员工的不满,大家纷纷觥责他的决策。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觥责这个成语,可以联想觥杯碰触的声音和人们集体责备的场景。可以想象在一场宴会上,主人对某位客人的行为不满意,于是他碰触了酒杯,然后其他宾客纷纷加入,集体责备该客人。
延伸学习
- 觥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成语,学习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对于集体批评和责备的态度。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觥责相关的成语,如觥筹交错、觥筹之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觥责了我不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同学们觥责了他在考试中作弊。3. 高中生:学校觥责了学生迟到现象的普遍存在。4. 大学生:同学们觥责了宿舍里不负责任的一位同学。5. 成年人:大家觥责了政府对环境问题的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