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冠屦倒施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ànjuédǎoshī

冠屦倒施

拼音guàn jué dǎo shī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guān jù dào shī ㄍㄨㄢ ㄐㄨˋ ㄉㄠˋ ㄕㄧ

    冠屦倒施(冠屨倒施) 

    见“ 冠履倒易 ”。

基本含义

  • 指戴冠履履的人,却倒挂着鞋子。比喻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详细解释

  • 冠屦,指戴冠履履的人;倒施,指鞋子倒挂。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十四年》:“冠屦倒施,相来乎己。”意为本末倒置,颠倒是非,形容人的言行颠倒违反常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讽刺、警示他人颠倒黑白、颠倒是非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故事源自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官员叫越石,他是个非常贪婪的人。有一次,越石到了一个富人家里,发现主人不在家,就想趁机偷窃。他戴上了主人的冠冕和履屐,却忘记了穿鞋子。当他准备离开时,发现主人回来了,只好匆忙逃走。人们看到他戴着冠冕却倒挂着鞋子,都大笑他的愚蠢和贪婪。从此,人们用“冠屦倒施”来形容颠倒是非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语 + 冠屦 + 倒施

例句

  • 1. 他的观点完全是冠屦倒施的,根本不能信任。2. 这个政治家总是冠屦倒施,说话不靠谱。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头戴冠冕,却把鞋子倒挂在头上,形象鲜明,容易记忆。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中国成语,拓宽词汇积累。2. 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就像冠屦倒施一样,真是太搞笑了!2. 初中生:那个政客总是冠屦倒施,说话不靠谱。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论据完全是冠屦倒施的,没有说服力。4. 大学生:在辩论中,对方的观点明显是冠屦倒施,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拆字解意

冠屦倒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