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顿曳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

顿曳

拼音dùn yè

注音ㄉㄨㄣˋ ㄧ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牵引拖拉。顿,通“ 扽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若言有进退,少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

基本含义

  • 形容行走时脚步沉重、迟缓。

详细解释

  • 顿曳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顿指脚步停顿,曳指拖延、缓慢。顿曳形容行走时脚步沉重、迟缓,常用来形容人行动迟缓,不够灵活。

使用场景

  • 顿曳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状态,也可用于比喻人的思维、行动迟缓不灵活的情况。例如:他走路顿曳,一步一顿,看起来很累。

故事起源

  • 顿曳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中,项羽率领大军攻打楚国,楚将项燕率领一支军队与项羽交战。由于项燕的军队行进缓慢,行军时脚步沉重,被项羽轻易击败。从此,顿曳成为形容行走迟缓、不灵活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词 + 动词

例句

  • 1. 他的行走姿态顿曳,看起来很疲惫。2. 这个项目的进展顿曳,需要更多的协调和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顿曳的发音与行走时脚步沉重的动作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走、动作有关的成语,如蹒跚、踉跄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走路顿曳,像个小熊一样。2. 初中生:那个运动员脚步顿曳,无法追上前面的选手。3. 高中生:他的行动顿曳不前,错失了很多机会。

拆字解意

顿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