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扈
拼音nóng hù
注音ㄋㄨㄙˊ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农鳸 ”。古时各种农官的总称。语本《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 杜预 注:“扈有九种也。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嘖嘖,桑扈窃脂,老扈鷃鷃。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后亦借指农事。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唐 陈子昂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基本含义
- 指农夫的傲慢自大,形容农民不谦虚,自以为是。
详细解释
- 农扈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农指农民,扈指傲慢自大。农扈一词形容农民傲慢自大,自以为是,不谦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自负、不虚心学习的人。
使用场景
- 农扈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讽刺那些没有谦虚态度的人,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人。它可以用在各种场合,比如在教育中批评学生不虚心学习,或者在工作环境中批评同事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
故事起源
- 农扈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食货志》中,原文是“农扈者,农夫之扈也。”意思是农民的傲慢自大。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农民在农田劳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有时会因此而产生自负和傲慢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农扈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农指农民,扈指傲慢自大。两个字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在学习中总是农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指导。2. 这个农民太农扈了,不听别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 记忆农扈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农”字和“扈”字的意思联系起来。农指农民,扈指傲慢自大。可以想象一个自以为是的农民在农田中高傲地走来走去,这样就能记住农扈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农民相关的成语,如“田猎”、“农田”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农扈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学习,因为他总是农扈,不肯和我一起讨论问题。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总是表现得很农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3. 高中生:这个同学在考试中表现得非常农扈,总是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不肯检查错误。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