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仪准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ǔn

仪准

拼音yí zhǔn

注音ㄧˊ ㄓ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法度标准。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準,志不敢凌轨等。”《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五等之典,虽难卒復,可麤立仪準以一治制。”《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 衍 与弟 澄 ,好题品人物,举世以为仪準。”

基本含义

  • 形容举止言谈得体、规范。

详细解释

  • 仪准是由“仪”和“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仪指的是礼仪、举止,准指的是准则、标准。仪准一词表示人的行为举止得体、规范,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标准。

使用场景

  • 仪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言谈规范。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的表现,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秦始皇时期,李斯被任命为宰相,他非常注重礼仪规范,不允许朝臣们在朝廷上言谈举止不当。有一次,有位朝臣在朝廷上言辞激烈,举止粗鲁,李斯对他说:“你应该仪准一些,不要失了礼仪。”从此,仪准一词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得体、规范。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通常用作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的仪准举止让人赞叹不已。2.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仪准的态度。3.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的仪准言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仪准”这个成语与规范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一个站姿端正、举止得体的人,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礼仪、举止相关的成语,例如“谦虚”、“得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在学校里保持仪准的形象。2. 初中生:老师教导我们要有仪准的举止,不要随便说脏话。3. 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会在演讲比赛中展示仪准的言谈举止。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仪准的品质,做一个有素质的人。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场合还是社交场合,我们都应该保持仪准的态度。

拆字解意

仪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