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男儿在词典中的解释
nánér

男儿

拼音nán ér

注音ㄣㄢˊ ㄦ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男儿 nán ér
    (1) [man]∶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husband] [近]∶指丈夫

英文翻译

  • 1.man

详细解释

  • (1).犹男子汉;大丈夫。《东观汉记·公孙述传》:“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博得锦衣归故里,功名方信是男儿。” 巴金 《家》三:“他不过觉得做一个‘男儿’应该抛弃家庭到外面去,一个人去创造出一番不寻常的事业。”
    (2).儿子。 晋 陶潜 《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法苑珠林》卷二五:“日月满足,产得男儿。”
    (3).对夫婿的称呼。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小叔叔説妾身有姦夫。妾身是儿女夫妻,怎下的药杀男儿?”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等我分娩了身孕,男儿三年孝满,恰好孩儿三岁,我便和你做夫妻。”

基本含义

  • 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详细解释

  • 男儿一词源自古代,用来形容成年男子的风采和英勇。男儿通常被认为是有胆识、有魄力、有担当的人。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男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和勇敢。

使用场景

  • 男儿一词常常用在描述男子的英勇行为和气概上,可以用来形容男子在战斗、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勇敢和坚定。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当时描述了一个年轻勇士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述男子的气概和勇气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男儿是一个名词短语,由“男”和“儿”两个字组成,其中“男”表示成年男子,“儿”表示一种亲昵的称呼。

例句

  • 1. 这个年轻人真是个真正的男儿,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勇敢和坚定的品质。2. 战场上的男儿们英勇无畏,不畏困难和牺牲。3. 他虽然年纪轻,但已经是个真正的男儿,他的担当和勇气令人钦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成年男子的形象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勇敢、坚定、有担当的男子形象,将这个形象与男儿一词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男儿相关的成语,如“英勇无畏”、“忠诚勇敢”等,以扩展对男儿气概和勇气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有勇气的男儿,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2. 初中生:这位男儿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气概。3. 高中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儿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担当精神。4. 大学生:他是一个有胆识和魄力的男儿,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