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束缊举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ùyūnhuǒ

束缊举火

拼音shù yūn jǔ huǒ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ù yùn jǔ huǒ ㄕㄨˋ ㄧㄨㄣˋ ㄐㄨˇ ㄏㄨㄛˇ

    束缊举火(束緼舉火) 

    同“束縕请火”。 清 钱谦益 《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緼举火,轢釜待炊, 季臣 意殊安之。”

基本含义

  • 束缊,指捆绑在一起的柴草;举火,指点燃火焰。比喻用微小的力量挽救危局。

详细解释

  • 束缊举火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故事中,魏其武安侯被秦始皇囚禁在狱中,面临生命危险。他利用身边的柴草,点燃火焰,向外示警,最终获救。束缊举火的基本含义是用微小的力量挽救危局,形容能力虽小,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使用场景

  • 束缊举火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运用微小的力量,解决大问题的情景。比如,一个人在团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解决了一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他是通过束缊举火完成的。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书。其中记载了魏其武安侯被秦始皇囚禁的故事,以及他通过点燃柴草获救的情节。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成语束缊举火。

成语结构

  • 束缊举火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其中,束缊是动词短语,举火是动词短语。

例句

  • 1. 在公司危机中,他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束缊举火,挽救了整个团队。2. 虽然只是一个学生,但他通过束缊举火,使得学校环境得到了改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困在一个黑暗的地方,身边只有一些柴草。他点燃了这些柴草,发出火光,最终获救。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杯水车薪”、“一叶障目”等。这些成语都是形容用微小的力量无法解决大问题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一起合作,通过束缊举火,成功组织了一次文艺演出。初中生:在这个环保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束缊举火,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高中生:面对困境,我们应该用心思考,寻找出可以束缊举火的方法,解决问题。

拆字解意

束缊举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