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胆
拼音jiá dǎn
注音ㄐㄧㄚˊ ㄉ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医以五行配五脏。肝、胆均属木,甲木为胆,乙木为肝,故称胆为甲胆。《红楼梦》第八三回:“岂知用鳖血拌炒,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
基本含义
- 形容十分胆小怕事。
详细解释
- 甲胆是由甲、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甲指甲壳,胆指胆量。甲胆原指小动物的胆量很小,害怕事情。后来引申为形容人胆小怕事,缺乏勇气。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不敢冒险或面对困难的情况。常用于口语,多用于讽刺、调侃或嘲笑的语境。
故事起源
- 关于甲胆的具体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是根据成语的字义可以推测,甲胆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古代农田中的一种小虫,这种小虫常常因为害怕而躲藏在甲壳中,不敢面对外界的困难和挑战。后来,人们将这种行为引申为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
成语结构
- 甲胆属于形容词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甲胆之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敢面对。2. 她虽然聪明但甲胆太重,缺乏决断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甲胆这个成语与甲壳虫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小虫子躲在甲壳里,不敢面对外界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甲胆相关的成语,如"甲乙获奖"、"胆大妄为"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甲胆的孩子,连上台唱歌都不敢。2. 初中生:这个队长太甲胆了,不敢带领我们去参加比赛。3. 高中生:她虽然成绩很好,但是甲胆太重,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4. 大学生:作为一个甲胆的人,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总是害怕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