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疏冗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rǒng

疏冗

拼音shū rǒng

注音ㄕㄨ ㄖ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疎冗”。1.粗率懒散。《北史·序传·李璵》:“后 汝南王 悦 为 司州 牧, 悦 性质疏冗,情识不伦。” 宋 司马光 《与吴相书》:“ 光 疎冗之人,无一物可以为报。”
    (2).粗陋无用。 唐 韩愈 张籍 《会合联句》:“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疎冗。”
    (3).闲散的职务或人员。《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臣备位諫官,至今未知圣躬安否,况疏冗乎!” 胡三省 注:“冗,散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赵令郯》:“ 崇寧 初,分置敦宗院於三京,以居疎冗,选宗子之贤者蒞治。”

基本含义

  • 疏:稀疏、松散;冗:繁琐、多余。指去除繁琐、简化复杂,使之简洁明了。

详细解释

  • 疏冗是指去除繁琐、简化复杂,使之简洁明了。它是对事物进行精简、简化的一种表达。在语言和行为上,疏冗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冗余,使事物更加简单明了。

使用场景

  • 疏冗常用于描述文字、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精简和简化。可以用来表达对于繁琐事物的不耐烦,或者对于简单明了的事物的追求。

故事起源

  • 疏冗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五年》:“疏冗之言,吾未之闻也。”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疏冗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写得太疏冗了,需要再简化一下。2. 他的演讲很疏冗,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疏冗”记忆为“疏理冗杂”。疏理表示整理、清理,冗杂表示繁琐、复杂。通过将两个词的意思结合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疏冗相关的成语,如“剪烛西窗”的含义是疏冗的烛光,形容文章简练明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们的作文要尽量写得疏冗一点吗?2. 初中生:这本书的内容太疏冗了,我看不懂。3. 高中生: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需要把工作流程疏冗化。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要注意语言的疏冗程度,使读者易于理解。

拆字解意

疏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