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禀缣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jiān

禀缣

拼音bǐng jiān

注音ㄅㄧㄥˇ ㄐ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泛指粮饷。《后汉书·杜茂传》:“﹝ 杜茂 ﹞坐断兵马稟縑。”

基本含义

  • 指受到长辈或上级的教诲和熏陶,德行高尚,品质纯正。

详细解释

  • 禀缣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敢问夫子缣衣之禀,何如?”缣衣是古代贵族的礼服,这里用来比喻受到美好品质的教育和影响。禀缣的意思是受到上级或长辈的教育和熏陶,使自己的品质变得高尚纯正。

使用场景

  • 禀缣多用于教育、品质和道德方面的讨论,用来形容一个人受到良好教育和熏陶,品德高尚。

故事起源

  • 禀缣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故事中,孔子的学生问他穿着华丽的衣服是否符合他的品质。孔子回答说,他的衣服是他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他的品质则是受到了上级和长辈的教育和熏陶。

成语结构

  • 禀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禀为动词,缣为宾语。

例句

  • 1. 他禀缣高尚的品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道德修养。2. 这位年轻人禀缣了父母的优良传统,为人正直善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禀缣”拆分为“禀”和“缣”两个字,然后联想“禀”为接受,接受上级或长辈的教育和熏陶;“缣”联想为华丽的衣服,表示受到高尚品质的影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能够禀缣父母的良好品质,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禀缣老师的教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高中生:禀缣优秀的品质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拆字解意

禀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