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回罔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íwǎng

回罔

拼音huí wǎng

注音ㄏㄨㄟˊ ㄨ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歪曲不实。 清 姚鼐 《<西魏书>序》:“然 拓跋 自 崔浩 被诛,史笔回罔,故纪 道武 以往事多侈词。”

基本含义

  • 回罔指的是答非所问,回避问题,敷衍应付。

详细解释

  • 回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回”表示回答,第二个字“罔”表示避开。回罔的含义是指回答时敷衍应付,不直接回答问题,或者回答与问题无关的内容,从而回避实质性的回答。

使用场景

  • 回罔常常用于形容对问题回答不清楚、不明确,或者敷衍应付,不直接回答问题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等。例如,当被问及某个重要问题时,如果一个人回答的内容与问题毫不相关,或者只是敷衍了事,他的回答就可以被形容为回罔。

故事起源

  • 回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记·曲礼上》。当时,有一个名叫鲁班的人去拜访孔子,他问孔子:“请问,君子何以道存?”孔子回答说:“君子存心以道。”鲁班想要深入了解,于是再次问道:“君子存心以道,那么道在哪里?”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回答说:“道在你的心中。”鲁班却并不满意这个回答,他觉得孔子回避了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于是,鲁班将孔子的回答形容为回罔。

成语结构

  • 回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固定的搭配词。

例句

  • 1. 他的回答总是回罔,让人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2. 面对重要问题,我们不能回罔,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

记忆技巧

  • 记忆回罔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关联词:将“回”和“罔”两个字分别与回答和避开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敷衍应付、避开实质性回答的场景。2. 创造场景:想象一个人被问及一个重要问题,他的回答却与问题无关,或者只是敷衍了事,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回罔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回罔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回罔相关的成语,如“回避”、“回避实质性问题”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回答不清楚、敷衍应付的成语,如“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我回罔了一下说忘记了。2. 初中生:面试官问我为什么想加入这个公司,我回罔了一句说因为公司很好。3. 高中生:老师问我为什么考试成绩不及格,我回罔了一下说没复习好。4. 大学生:面试官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回罔了一句说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

拆字解意

回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