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不絶
拼音mián mián bù jué
注音
繁体綿綿不絶
基本解释
亦作“緜绵不绝”。连续不断。《逸周书·和寤》:“緜緜不絶,蔓蔓若何?” 宋 苏轼 《送蹇道士归庐山》诗:“緜緜不絶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正是清明时节,少不得天公应时,催花雨下,那阵雨下得绵绵不絶。”
基本含义
- 连续不断,持续不绝
详细解释
- 形容事物或声音连续不断,不间断地进行或发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时间、声音、人流等连续不断、持续不绝的状态或情况。
故事起源
- 《孟子·离娄上》:“大泽之水,鱼可贲者也。终日之无绝者,与其有之也。”这句话意思是大泽的水深广流长,鱼可以畅游,因为它的水源源不断。后来,人们将“水源源不断”比喻为事物连续不断地进行或发出,就形成了成语“绵绵不絶”。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副词+动词
例句
- 1. 他的话语绵绵不絶,让我们听得很痛苦。2. 这个工厂的生产线绵绵不絶地运转着。3. 学校门口的人流绵绵不絶,车辆无法通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绵绵不絶”与“水源源不断”联系起来,想象一条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形成了绵绵不絶的景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连续不断的成语,如“络绎不绝”、“连续不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猫咪绵绵不絶地叫了一整天。2. 初中生:音乐会上,观众的掌声绵绵不絶,向演奏家们致敬。3. 高中生:长城上的游客绵绵不絶,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4. 大学生:图书馆里的学生绵绵不絶地进进出出,为期末考试做准备。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