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药
拼音mò yào
注音ㄇㄛˋ 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末药 mòyào
[myrrh] 没药树的树脂凝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可入药,有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亦称“没药”
英文翻译
1.{中药} myrrh
详细解释
没药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没药》。
基本含义
- 指最后的药物,比喻最后的希望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详细解释
- 成语“末药”源自于《孟子·告子上》:“人之有德也,犹末药也。”意思是人的道德品质,就像是最后的药物一样,可以治疗人的心灵疾病。这里的“末药”比喻道德品质是解决困难问题的最后希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最后的希望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末药”的比喻。这个成语通过孟子的文字,传承至今。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象地表示了最后的希望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句
- 1. 在生活的最后关头,他终于找到了末药,摆脱了困境。2. 这个项目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必须找到末药,才能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末药”这个词语,想象自己在困境中找到了一瓶药,这瓶药代表着最后的希望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子的思想,了解他的其他重要观点和对社会伦理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前,我才发现复习是最后的末药。2. 初中生:当我迷失在未来的道路上时,努力学习成为了我最后的末药。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我只能相信努力是我最后的末药。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找到最后的末药。5. 成年人:面对生活的困境,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找到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