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四大困难

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四大困难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7:25  热度:9℃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在今天,自诩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许只有少数“自恋者”——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处处可闻“天之骄子”的口号,今天,面对校友卖猪肉、卖冰糖葫芦的故事,听闻大学生起薪1000元不及民工兄弟的“传说”,目睹每年1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残酷事实,大学生想自诩为社会精英也难。

也许确实有少数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把就业的目光锁定在大城市、少数行业少数岗位,以致于他们“有业不就”、不去艰苦的基层、不干“普通的”活,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局面的,更多不是大学生的原因,而是教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大学生,想成为普通劳动者也难。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教育投入不允许。子女的教育花费,是许多家庭的头号开支,为供一位大学生,全家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家庭如此供养一位大学生,我们能要求家庭不要对子女找一份好工作回报家庭抱任何希望吗?——正是为了这份希望,我们有的大学生才因未来的茫然心生无限的压力:1000元一个月,养活自己都困难,怎样为家庭还债?如果没有这一希望,可以想象,农村有多少家庭会放弃送孩子上大学。当然,根据家庭情况选择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被有关学者认为是家庭和学生理性的表现,上大学并非唯一的成才之路。但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用人观念,并没有给大学之外的人才留下多大空间。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教育的精英模式不允许。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短短4年时间中完成的——如此短的时间中,高校还来不及作出应对策略,基础教育也根本没有任何转变。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扩招任务大多由过去承担精英教育的学校完成,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一直沿用精英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多瞄准“精英岗位”。而众多大学对办学层次由专科升为本科、校名由学院改为大学,人才层次获批硕士点、博士点的追逐,反映大学根本就没有甘心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念头。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灌输“赢在起点”的理念,把家庭和学生“劫持”到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的教育模式中,为成为社会精英,付出大量的心血和金钱。在这样的教育中耳濡目染多年的家庭和学生,怎会理政府在高考关头和就业关头“做回普通人”的呼吁呢?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社会的传统道德不允许。这几年的社会舆论,对北大毕业生卖肉、卖糖葫芦,复旦大学毕业生卖鸡蛋,给予高度关注。卖肉的、卖糖葫芦的北大学子,经过媒体报道,终于不再做“普通劳动者”,而走进政府、走进企业,做起了公务员、小白领。我们的社会似乎还不能“容忍”大学生干“普通人干的活”。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厚薄不均也不允许。与劳动有尊卑贵贱相同,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享受的社会保障很不均衡——劳动者越是“普通”,享受的社会保障越是“低廉”。任何一个就业者,不得不考虑这些与民生紧密相联的就业要素,不想成为难有保障的“普通”一员。

因此,降低家庭的教育投入,改变精英教育模式,重塑社会劳动价值观念,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是比呼吁大学生“心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更迫切、更有意义的事。


猜你喜欢

  • 紫罗兰,紫罗兰

    16岁那年,他在台北市成渊高中读高二。在那个紫罗兰花开的季节里,他有了自己的初恋。他与她是在网上认识的,她的头像是一束紫罗兰。当那束盛开的紫罗兰跳入他的视线的时候,他就被那种高雅淡定的气质折服了。他加了她,她与他成为好友。他说:“我爱紫罗兰

  • 我的爱情如何跨越时空的界限

    在新婚妻子充满离愁别恨的哭声中,我毅然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刚到温哥华,我虽极其思念妻子,然而繁重的学业与急着补习尚不太熟练的英语,使我根本抽不出多少时间顾及儿女私情。妻子的信却是一封又一封地翩然而至,诉说着相思之苦。当我渐渐地适应了异国生活

  • 他的爱情算式

    一后来她在相亲网站上再搜到他的信息时,他已把自己的资料篡改得面目全非:一直还在等房价最低点的他,竟然“已购住房”;在无编制民办学院的他,职业改成“公务员”;籍贯仍旧空缺;身高倒还是一开始虚设的谎言。她哑然一笑。点开了他们最初相识时的通信,依

  • 为她换双鞋

    单位里搞联欢,大家都乐着笑着跳起了舞。可是,有一个人却木头般坐在座位上不挪屁股。他就是刚刚大学毕业、来自农村的李小明。一曲跳罢,小萌来到李小明的座位前,好奇地问他:“怎么就你一个人坐在这儿呢?”李小明很难为情地说不会。小萌不由得咯咯笑了:“

  • 紧紧握住你的手

    两把单人春秋椅,一张小茶几,两位老人,两只苍老的手相互握着——这是我的爷爷和奶奶。从奶奶52岁双目失明那天起,爷爷和奶奶的手就这样紧紧相握,可能比以往几十年中握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奶奶失明的几十年里,不再干什么活儿,她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家里所

  • 爱在苍白无力时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疼爱过自己的妻子。每天清早,他都轻手轻脚地起床去买菜,将妻子喜欢吃的早点放在床头,然后默默地打扫房间。下班以后,他像个老练的厨师将饭菜做得花样翻新,然后将妻子请到饭桌前。闲暇的时候,他会陪妻子到城郊散步,并像初恋情人般拉

  • 吃吃窝边草

    一站台上,我一眼就瞅见了穿得像棵蔬菜的萧雅——绿裙子绿鞋子,要多招眼有多招眼。我强忍住笑,上前接过她的行李箱:哎,我说,就算咱失恋了,就算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也不至于穿成这样出来吓人吧?萧雅白我一眼,管得着吗,几年不见你咋还那么嘴碎?我穿成

  • 直击80后爱情: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我们在夸大80后代际特征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应该从生命历程这一视角去观察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代人,他们最典型的特征是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从小成长就没有物质匮乏的担忧,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经济繁荣的一代”。成长于经济繁荣一代的80后在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