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对虚荣的理解

对虚荣的理解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3:07  热度:11℃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虚荣,只不过有些人把虚荣强烈地表现了出来,而另一些人则能掩藏好自己的虚荣心。

还是在我不甚懂得什么是虚荣的高中时代,一位女老师有些不齿地评价我:一个男孩子,虚荣心这么强!我满脸诧异。虚荣?我虚荣吗?我只不过为了学习成绩排名,让老师把批错的几分加回去。难道,这就是虚荣?

如果这就是虚荣,那么我承认,从小我就是一个靠虚荣支撑着向上努力的人。我的要强,我的争气和努力,都是因为小小的虚荣。

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沉浸在父亲向亲戚朋友炫耀我的满足里。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家里好几代都是农民。而我,从小就学习优秀,我的每个100分、每个第一名,都是父亲向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父亲总是满怀希冀地对我说:你一定要争气啊,家里好几代都是拎锄头的,你要好好读书,跳出农门!不光是学习成绩,就连我的书法和绘画(当时我确实练过书法,但所谓的绘画不过是涂鸦),父亲也拿给来家里做客的国画高材生看,对方回答:比我的妹妹写得还好呢。父亲便很是开心地笑着,并一次次向其他人炫耀。

也许,你们要说,我父亲也是一个虚荣的人。但我要说,虚荣未必是坏东西,就看你拿虚荣置换什么。

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是拿虚荣来置换别人的羡慕和自己的努力、要强、不甘落后。我会因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成功而失落,但不会被虚荣心吞噬。

现在,每当文章发表的时候,我内心隐藏的虚荣也会得到满足。我承认,从初中萌发当作家的梦想的时候,我就一直被这个虚荣的目标所蛊惑世界上没有哪个职业,比作家更能名利双收。

《佛祖在一号线》中曾这样描绘:好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吧,这一边,荷尔蒙、虚荣和欲望,宛如烈火,至死燃烧;那一边,悲悯、善与爱、人格修行,也可以永无止境。

一个叫钱佳音的语文老师,在一篇文章里写道:32岁的时候,我才明白虚荣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它就像赌博中的筹码一样无毒无害,关键是看你拿它去置换什么。如果你拿它置换现金、房产和官职,那么它永远不够用;如果你拿它置换勇气、尊严和自由,那么它立等可取。

我以为,上面两段话对虚荣的理解已经深刻至极。

猜你喜欢

  • 父亲的回忆

    夜阑人静的时候,我总爱透过浓浓的夜色,遥望天幕上如珍珠玛瑙般的繁星,它们眨呀眨的,那不是亲人的祈盼的眼睛么?我静静地凝望着那一颗颗小星,浓浓的思乡情油然而生,它就像一条纽带,穿过了朦胧的月色,连接着家乡的亲人,也连接着家乡那条

  • 背父亲出山

    听了不少的歌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崔京浩的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儿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父亲,想起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肩头,去看外面

  • 父亲的自行车

    那辆旧烂的自行车依然放在旧屋里的位置上,它的轮胎,座位,后架都是那么的熟悉,看着他就让我想到了很多的往事。 记得我五岁那一年,我得了肝炎,父亲很是着急,放下他手中的活,专程回来带我去治病,我做在车的前面,一直没下车,就是

  • 记着给爸爸妈妈发短信

    刚上大学时,爸妈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因为我上大学之前一直没离开过他们,他们担心我一个生活。真是烦,烦,烦! 开始,对于他们的信息我偶尔抽空回一条,其实他们那些问候和担心都是可有可无的。毕竟是一个大学生了,羽翼丰满了,不用老是在

  • 想念外婆

    或许是这些日子一直处于忙碌和郁闷中,更加怀念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和结婚以前的日子,更加怀念我那过世多年的善良和蔼的外婆。我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是在我母亲出生三个月的时候,因战争亡于日本鬼子的子弹下,留给外婆的,只有毛爷爷亲签的烈士证

  • 《大妗之死》

    我的大妗走了,无声无息的走了。她走的时候正是大年二十八,全国人民就要欢度春节之时,她走了。她没有象常人一样老死在自己家里,而是冻死在淮河岸边,死的很悲惨。 她走的头一天晚上,因为天气太冷。我们一家都早早的睡了。大约十点钟,家里电话

  • 穿西装的斑点狗

    儿子一直认为他的名字太没有创意,不能让人刮目相看,于是自己作主起名斑点狗,没有人叫他,他自己也忘记了这个很酷的名字,只有我还记得。他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和一起慢慢长大。到了5岁,仍然没有表露出任何成为神童的征兆:他不喜欢吃梨,自然没有让梨的女孩

  • 幸福啊,为什么总站在痛苦的尽头

    痛苦的爱情能熨平一切创伤,康儿感到了生命中围绕着玫瑰的馨香。无论在他面前开心地大笑还是伤心地落泪,无论是娓娓地倾诉还是专注地聆听,心情都是那样的放松。康儿坚定地选择了死的时候,是一丝的爱把死击了个粉碎。有希望的人会比绝望的人更加